《信望愛論壇》

| | | | 轉寄

上帝的企管學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上帝與商業的隔離,造成兩面的生活型態,為時已久:星期天屬上帝,星期一屬工作。有信仰的人常常星期天是熱心的有神論者,星期一又變成現實的無神論者。

一位律師說,「到現在,我還沒想出辦法,如何將律師袍跟信仰同時穿上。」「賺錢」、「製造貨品或提供服務」、以及「向顧客、利害關係人或股東傳遞價值」,信仰跟這種種有什麼關聯呢?

有一位經理人這麼說:「我感覺到,教會真正看重的是我擔任義工的時間——教主日學、擔任長老、參與委員會,或者帶領小組。我想,如果要作個真正委身的基督徒,我必須全職事奉,成為牧師或宣教士才行。」

我了解這種聖俗二分的情結何等深入人心。我曾經在一所大學的教堂擔任牧職。當我離開,去學當木匠,之後跟人合夥作建築事業,大家都說:「你在浪費自己的才華。你撇棄了上帝的呼召。」


我在建築工地工作、開出貨單、聘雇員工、負責盈虧,還要應付不滿意的客戶。這是聖工?善工?存到永恆的工?投注靈魂的工?討上帝喜悅的工?這些問題挑起的爭議,是重要而有持續效應的。如果我們的工作是醫生、諮商師或者牧師,比較容易看得出我們是在愛鄰舍。而為非常富有的人提供個人理財服務、或者是經營美髮沙龍,我們怎麼愛鄰舍?有什麼會存留到永恆?

■ 上帝與人類攜手工作

我們一打開聖經,就發現上帝在作工:分開光與暗、陸地與洋海等等。我們也看到上帝充滿——使世界與所有的生物昌盛繁茂。聖經的結尾也是上帝在作工,使萬物更新,包括物質界:「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啟二十一5)。在這兩者中間,上帝用各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作工:塑造、模鑄、說話、溝通、指出結果、毀滅、修復、使事物成為美好、整理與修補、恢復、設計、維持運作、帶出事物的結局。都是上帝的工作,上帝的事業。那麼人類呢?

按照上帝形像所造的人類,擁有特權,透過各種美好高尚的工作,參與上帝持續不斷的工作。這包括了所有的事:從農業到基因工程、從設計軟體到製造電子回路、從玩具製造到牛仔褲行銷、從修理汽車引擎到輔導憂鬱症患者。創世記的記載提到按上帝形像受造的人,具有兩種特性:他活在關係中、他代表管理。

前者意味著,人的天職就是要建立社會:「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一27)。而後者則意味著,我們擁有一個奇妙的角色,是要成為至高王的代理人,管理祂的產業。上帝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修理、看守」(創一28,二15)。不論是建立社會、或是代表管理,我們都有分參與在上帝的工作中。

創造萬有的上帝,祂創造新的事物。上帝今日仍像祂一開始創造這個年代久遠的宇宙時一樣,充滿創造力。祂邀請我們透過人類所有的事業,與祂一同創造:資訊科技、藝術、音樂、系統設計等等。


維繫萬有的上帝,祂維持萬事萬物的運行。如果沒有祂托住萬有,我們連下一口氣都無法呼吸。使徒保羅在歌羅西書中說:「萬有也靠祂而立」(西一17)。靠著上帝維繫之功,宇宙井然有序而免於混亂。當上帝在旋風中對約伯說話時,祂勸告這位氣勢洶洶、糾纏不休的聖徒:要感謝祂把宇宙維持得很好。祂維持四時的運轉(伯三十八12、19-20)、節氣與天候(三十八22-30)、宇宙(三十八31-33)與生命(三十八39-三十九30)。而人類的工作中,大部分的家務,以及服務業,也都是某種型態的「維持」的工作:打掃整潔、道路系統養護、辦公室維修、以及保持都市公共建設或政府本身的運作。從事這些工作的人,是在作「主的工」。

救贖萬有的上帝,祂邀請人類跟祂一起整頓、修補與改造。當然,當我們見證天國的福音和在基督裡的盼望與新生命時,是在做這樣的工作。但當技師修理汽車或壞掉的裝置、諮商師醫治心靈破碎的人、醫生為病人尋回身體與情緒的健康、律師為人找回正義,他們也在做類似的工作。

總結萬有的上帝,他把整個人類的故事帶到一個奇妙的結局。祂從起初就定意要舉行「羔羊的婚宴」,這偉大的神人重逢。作家與媒體從業人員也相仿,他們指出事物的內涵與意義。教育人員、牧師與父母,則是引導人邁向成熟,找到他們的召命。這些人也在作主工。我們來看一個實例。

■ 美容業中的掙扎

黛安發現,眼前要作的決定,比她原先想的還困難。卡琳提供的工作相當有利可圖——優渥的薪水、公司配車、還有其他津貼。卡琳是位成功的美髮師,現在準備自己開一家提供全套美容服務的沙龍。黛安曾在美體沙龍當經理,對於如何滿足顧客對外貌的追求,很少人像她這樣深諳箇中之道。

另一方面,黛安考慮到她跟卡琳的關係。她們過去一起共事,合作得非常好,黛安也非常佩服考琳創業的決心。她這個終生的夢想,不只讓自己受益,還會提供十五到二十個員工穩定的收入。身為一個小企業主,卡琳的責任其實非常沉重。黛安在這行業裡多年的資歷,以及她對經營沙龍已有的基礎和豐富常識,正是卡琳所需要的。


此外,對很多客人而言,沙龍的員工所提供的服務顯然不僅止於「美容護理」而已。這些美容師的關心、他們的專業技術、悉心的傾聽與同情,提供了友誼。很多時候,員工們陪伴顧客走過家庭危機、疾病末期、手術與死亡,以及婚禮、團聚、各種歡慶。美容院在社區中有它獨特的角色。

身為基督徒,黛安相信,消費主義與自戀是虛空的追逐,毫無救贖的價值。繼續把時間與才幹投注在這種環境——似乎是具體落實所羅門的悲嘆:「一切都是虛空」的地方——這麼作究竟是否明智?

■ 上帝在乎誰的工作?

針對黛安的兩難,讓我們先問一個問題:經營一家美容院,督導員工、訓練員工、應付顧客,黛安從事這工作,究竟有沒有內在價值?從事具有「外在價值」的工作,是為了可以從中產生一些東西:待遇、名望、或者可能的宣教平台。具有「內在價值」的工作,則本身就是好的。大多數人認為所謂的「世俗」的工作,只有外在的價值,基督教事工及一些助人的專業,則兼具外在與內在的價值。然而聖經中,「屬乎主」、且具有內在價值的工作,並非根據其宗教性質而定,甚至並不在乎是否公開打著上帝的名號。

屬主且具有內在價值的工作,首先,必須是由上帝所委任。它必須包含在創世記一章28節以及二章15節明令的範圍內:在那裏上帝呼召人照管萬物、發揮其潛能,並且關顧具有上帝形像的人類。當人這麼作,就進入了「主工」的範疇:創造、維繫、救贖、帶出結局。

其次,屬乎主且具有內在價值的工作,必須與上帝的目標一致。上帝的目標並不是要人類成為天使,甚至也不是要人篤信宗教,而是要人成為完全的人。我們必須與上帝密切往來、建設人類社會和教會、祝福列邦,才能夠成為完全的人。


第三方面,從事一切工作必須合乎道德——就是按照上帝的方式去作。信、望、愛,是最主要的美德。

第四方面,工作必須具有永恆的價值。很多人以為,只有拯救靈魂的工作才會存到永恆。

「僅此一生,轉眼就逝去;只有為主,工作永洋溢」這樣的歌詞一路伴著我成長。當然,表面看來,幫人做個頭髮,果效很快就不見了,而且我們大部分的產品最後的歸宿不外是進了垃圾堆。然而,能夠存到永遠的,如同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三章10-15節和十三章13節清楚呈現的,並不是信、望、愛等美德,以「純粹」的方式獨立於我們的生活之外,而是一切我們以信、以望、以愛去做的。

最後,這些工作,在除去渣滓、留下精質(彼後三12-13)之後,終將在「新天新地」中找到一席之地。太多時候,我們太輕率地將「新天新地」(啟二十一1;賽六十六22)裡的「新地」丟掉。連我自己的一些工作也會以某種超乎我想像的方式存到永恆、找到它一席之地:我作的杉木桌、教過的課、擬訂的企畫案、寫過的書、幾篇講章、我為孫子蓋的愛斯基摩小屋、還有我特製的煎餅。

好工作對我們好、對我們的鄰舍好、對受造界好、在上帝看也好。如果黛安加入卡琳的事業團隊,她的工作也將以某種方式成為一份「主工」,具有內在及外在的價值——雖然她也可以用充分的理由拒絕這個工作機會。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墮落的人性滲透瀰漫於世上的萬事萬物中,不論服務卡琳沙龍的社會精英,或是一般美容院的普通顧客,她都會在工作場所與自己的罪交鋒。

■ 展望前路


針對宗教生活誘人的吸引力——遠離塵囂、沉思默想、隨時禱告、寧靜安詳。一大群一大群的人受到驅策,進入專職的事奉、非營利的活動,也有些人進入修道院,尋找有價值、神聖、能夠存留至永恆的東西。很多人都是在中年的時候做此轉變。

東方隱修傳統中的一句格言:「待在你的密室裡,你的密室會教導你所有的事!修道士在密室中最為適性,就像魚兒活在水中。」

我想到我所服事的那些塵世中的商人和專業人士,得到一個很諷刺的結論:不要離開商場加入修道院或成為牧師。待在你的辦公室、你的工作崗位、你的密室。從你所在之處深耕下去。你的事業會教導你所有的事。

馬丁路德這位新教改革家常說:「你的交易、你的工具有多少,你的老師就有多少。」今天,工具不只有刨子、啤酒桶,還有電腦、報表、幕僚會、董事會。要深耕下去,就必須成為一個有深度思考的工作者、一個有反省力的創業者。

〔本文節錄自《上帝的企管學》(Doing God's Business: Meaning and Motivation for the Marketplace)第一章,校園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本專欄與《校園雜誌》、《海外校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