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大虹 2008.09.14
杨腓力所着《何必上教会》,书名听起来很耸动,却是许多基督徒曾经或现在心中发出的问题。
杨腓力回想当初让他离开教会的原因有二:一是虚伪,一是阶级。他的经验历程,正是教会史的历程。从使徒西门彼得的虚伪表现开始,假弟兄的虚伪,神父的虚伪,教皇的虚伪,宗教改革者的虚伪,牧师的虚伪,长老的虚伪,直到尊君祭司们的虚伪;他们都有不得不的动机,也有必然如此的理由。
可能这是出于「圣品(圣职)制度」,也可能出于「属灵比较」。这都令人想到耶稣所指责的「法利赛人」,他们永远是存在于教中,人嘛!而阶级,就是「分门别类」。虽不是「结党」,至少是「拉派」。有些教会增长理论鼓励「物以类聚」,催化了教会中阶级的显着。
何以大部分的教会仍是「中产阶级」的教会,事出有因。在稍微想一下,这两样都是世俗的必然,于是我们就感到:本应属神的教会在世界上若无所看见,就归属世俗,就可生存,也有好发展,因为她有「人味儿」,世俗就喜欢了。然而那真心寻求并敬拜造物主的弟兄姊妹,会喜欢吗?
有位基督徒出版了《走出基督教》(幸好不是走出撒旦教),让众基督徒难堪。听说她还举办布道会,要招集一批真正跟从耶稣的人。但另一方面,她对教会的抨击让人觉得她只是另立一个世俗化的教会罢了。什么是真正的相信神?什么是真正的敬拜神?这不会由「分」中找到答案,但有可能从「合」中找到意义。
腓力弟兄终究又回到教会中。他寻觅到一个他较能接受的教会,那里融合了各种阶层的人士,也容忍各个人的不成熟。好像是个理想的教会,但腓力弟兄分享这些仍是在冲突包容及不断学习中,妥协一些自己原先的见解,慢慢磨下去。为什么他要回到教会中?书中表达颇有「走投无路」之感;但另个角度可解为「除此以外别无他途」。如同作家鲁益师不甘愿却不得不信神一般,当神亲近那亲近他的人时,那人就知道该如何决定了。
上教会,要的是上帝!认识他、敬拜他、经历他、并与他的子民产生共同体的关系。上教会,不是为组织、不是为名利、不是为服事、不是为表演节目、不是为听演讲很好听的讲道、不是为唱歌跳动以纾解压力、不是为一展长才,不是为自己的理想或梦想、不是为成就、不是为表现、不是为别人、不是………。必也上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