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粮选集》

| | | | 转寄

从「够用就好」到「不为明天忧虑」,浅谈甚么是先求神国神义?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图片引自英文维基百科


前不久听了「信仰职男职女」系列的Podcasts,某弟兄分享大学毕业后为何选择回到阿里山特富野部落种咖啡,并在务农之余承担起家乡教会的负责人工作。对他来说,最关键的理由是「够用就好」的圣经价值观, 不少人听了之后也纷纷表示认同。

不同于多数世人所追求的常是更高的薪水、更贵的车子、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名声,为何基督徒会甘于「够用就好」的生活?不是基督徒没有企图心,而是基督徒心中另有渴望。

斯托得(John Stott)牧师就认为世人所追求那些物质或属世的目标,对基督徒来说「不会是对的志向」。耶稣的跟随者别有渴望,他们所求的「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灵性的价值;不是我们自己的好处,而是神的好处」。

斯托得也指出人要么「以自我为中心,围绕着自己的舒适、财富、地位、影响力打转」, 要么「以神为中心」。他认为基督徒若真的相信神是君王,就会「渴望看到他戴着荣耀的冠冕,在人心中荣登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会为了神的国和神的义可以遍及每个地方,而变得胸怀壮志」[1]。

因此,基督徒虽然也工作、买车、买房、结婚、生儿育女,但这些事并不是我们生命中的「首位」,因耶稣要我们「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太六33)。

这里「求」(zéteó)的原文意思是「追求」或「渴求」,指人「用尽力量来得到他所渴慕的东西」[2]。至于「先」求,所强调的则是优先顺序。一如太十九16-22那个富有的少年人,他虽然也寻求天国的价值,却不愿「先」求神的国,最后只能忧愁的离开耶稣[3]。

神的国与神的义又是甚么?求「神的国」简单讲就是「求神在地上掌权」,从福音的角度看便是「他的福音得以传开,使万民归向神」。至于「神的义」则是指「国度的公义」,也就是「神旨意的成就」[4]。

换言之,一个追求神国神义的人,必然渴望「神统治的实现」,也力求过一个「符合神旨意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则是表现在「对神的顺服和信靠」[5]。

从马太福音来看,「神的国」可以说就是耶稣在登山宝训所教导「一切关于天国的伦理及价值观」,当基督徒顺服耶稣的这些教导,就等于「接受神的管治」。至于「神的义」,有学者认为可看作「神的国」的「同义词」,先求「神的义」,就是「委身寻求及遵行神的旨意」[6]。

有人则把「神的义」视为比「神的国」更广的概念,求「神的国」是求「神在我们生命中掌权」,求「神的义」则除了「个人性的义」之外,也包括「社会性的义」。基督徒不是只求神的旨意行在「教会内」,也盼望「每一个人类的群体都能活出正确的生命」;希望透过我们这「蒙赎群体」,「让他的义可以吸引更多的人」[7]。

这种神国神义的追求,对我们又会有何改变?如果基督徒真的求神的国与神的义,就会以「悔改与想法的改变」来回应神国度的临近。我们会以「另一种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或基督徒的团契也会「成为一个可以让人看到神主权的地方」。

正如古伦神父(Anselm Grun)所说,这会让神在我们基督徒当中能够「被看见」,而且透过我们「让神的国度在这个世界扩展」。且这也连结了一种美好的希望,就是「所有其他的国度都要结束」,神治权的来临实际上意味着「所有那些认为自己能决定一切的掌权者将失去权力,各种偶像将失去力量」[8]。

蔡梅曦博士也说,门徒追求神的国与神的义就是「过着有公义、和平、圣灵中喜乐的生活(罗十四17)」,同时也要「促使神合宜、美好的旨意遍行于个人、家庭、社会」[9]。

问题来了,先求神国神义与不为明天忧虑又有甚么关系呢?答案在于,先求神的国与神的义是一种「价值观的转换」,一旦基督徒把目标对准「天国的价值观」,就能如卡森(D.A.Carson)博士所说不再为「暂时之物」而产生忧虑[10]。

丹麦哲学家齐克果也很正确的看出,在人眼前「有许多他想寻求的东西」,但福音找到他说:「首先寻求神的国」。当我们这么做时,「就会在这种寻求之中感到心满意足,以至于完全忘记去寻求别的东西,唯独寻求神的国」。这时我们就能「向神祷告: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祢的国降临,愿祢的旨意行」,因我们「学会了只事奉一个主,只爱他一个,无条件地在一切之中投身于他」[11]。

基督徒无法先求神国神义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常常想自己当王」[12]。先求神的国与神的义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服从神的主权,顺从他的旨意」,「过神所要求的生活」。耶稣则告诉他的门徒,应该「专心致意」去追求这「真正的目标」,「其他的操心是次要的,应该让路」,如果「将这首要之事放在首位,其余的事神定会看顾」[13]。

柯志明老师说得很好,耶稣知道「只有我们投注于追求神的国与义时,我们的忧虑才能得医治」,因为「我们不是因为忧虑而不能追求神,而是因为我们不信神才充满忧虑」[14]。

所以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因为信靠神而「让他在您我生命中居首位」。如此我们不但能甘于「够用就好」的生活,也能活出「不为明天忧虑」、令世人称羡也吸引世人愿意归服他国度的生命!






[1] 斯托得(John Stott)牧师&康纳利(Douglas Connelly)博士,《耶稣的邀请:与斯托得一起读登山宝训》,校园书房,2019,页142-144。

[2] 黄鸿兴博士,《天道圣经注释:马太福音》,天道书楼,2016,页157。

[3] 曾思瀚博士,《天国就在我们中间:马太福音登山宝训解经研究》,基道出版社,2007,页175。

[4] 黄鸿兴博士,《天道圣经注释:马太福音》,天道书楼,2016,页157。

[5] Archibald T.Robertson博士,《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卷一:马太福音•马可福音》,美国活泉出版社,1994,页82。

[6] 张永信博士,《马太福音注释:耶稣基督—多重身分,跨界高手(上册)》,宣道出版社,2020,页251-252。

[7] 斯托得(John Stott)牧师&康纳利(Douglas Connelly)博士,《耶稣的邀请:与斯托得一起读登山宝训》,校园书房,2019,页143。

[8] 古伦神父(Anselm Grun),《经验上帝与改变世界:主祷文灵修》,南与北文化出版,2010,页57,59-60。

[9] 蔡梅曦博士,《马太福音释义》,腓利门实业,2014,页94。

[10] 卡森(D.A.Carson)博士,《主耶稣与神的国度》,美国麦种传道会,2003,页158。

[11] 克尔凯郭尔(齐克果),《原野里的百合与飞鸟:三个与上帝有关的讲演》,商务印书馆,2019,页22、20、38。

[12] 高春霖执事,〈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万里教会,2021-03-27。

[13] 法兰士(R.T.France)博士,《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马太福音》,校园书房,1996,页154。

[14] 柯志明博士,《爱的伦理:十诫、登山宝训与基督信仰的伦理精神》,基督徒学会,2011,页300。

●本专栏为个人来稿,也曾与【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文字事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