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粮选集》 |
|
|
|
|
受难周灵修4月3日■看见耶稣✞他生在律法之下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十二岁的耶稣在圣殿里》(The Twelve-Year-Old Jesus in the Temple),卡尔・布洛赫(Carl Heinrich Bloch)。(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他虽然是儿子,还是因着所受的苦难学会了顺从。」(希伯来书五章8节,新译本)
相较于耶稣其他阶段的记载,福音书对于他的成长历程少有着墨。他的降生,除了马太福音、路加福音有所论述,马可福音、约翰福音根本未置一词。他的童年,也只有路加这位医生记下约瑟和马利亚带耶稣赴耶路撒冷过逾越节,耶稣却在回程走失这桩纪事。
路加福音的记载,成为卡尔・布洛赫创作《十二岁的耶稣在圣殿里》的根据。他描绘约瑟和马利亚忧心忡忡寻觅走失的耶稣,出乎意料在圣殿找到那十二岁孩子的一幕。首先攫取人视线的是殿门口焦心的父母。马利亚双手举在胸前,似欲呼唤儿子,约瑟扶着妻子的背部,似是安抚。延伸夫妻俩的视线,可见到一身素白的孩童耶稣,脸孔稚气未脱,行止与头上的光环却俱是非比寻常。他四周围绕的全是中、老年人,神色肃穆,让人联想他们正谈论严肃的议题。布洛赫笔下描绘的耶稣和福音书记载「一面听,一面问」略有不同,他像是主讲的拉比,泰然自若对着长辈侃侃而谈。而众人侧耳倾听,稀奇所闻论述出于一位稚童。
为强化耶稣的特殊,布洛赫刻意在殿门口安排一个年岁相仿的男孩,作为孩童耶稣的对照。男孩衣衫不整,坐在阶梯上似有敌意地看着约瑟和马利亚。他面前有一笼鸽子,似乎相比于殿中的谈论,眼前笼中的鸽子更为有趣。
笼中的鸽子此一细节,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多年之后,殿中的孩童耶稣已然成年时,在同一个地方,他再次以父的事为念,打翻贩卖鸽子的摊位,怒斥人群:「经上记着:『我的殿要称为祷告的殿。』你们竟把它弄成贼窝了。」(马太福音二十一章13节,新译本)
路加这段记载介绍耶稣的成长脉络,让我们了解这位日后引起宗教领袖忌惮、百姓企盼、平安之城为之震动的犹太人,并非横空出世。作为人子,他和寻常人有相同的成长过程。约瑟和马利亚遵守节期,也显示耶稣是成长在信仰敬虔的家庭。
耶稣在圣殿的举止,展现他对神圣事务的关心。虽然圣经没有巨细靡遗的记述,但从人们惊讶他的聪明这样的反应,可以得知他没有无理取闹,询问的是正经问题,回答也言之有物。
相比于马太所述的耶稣不是要废掉乃是要完成律法之说(马太福音五章17节),路加以他的方式说明,耶稣来是要明白律法、符合律法,而非颠覆律法,他要与使徒异口同声说他是「生在律法以下」(加拉太书四章4节)。
另一方面,路加的叙事也形容了耶稣谦卑、顺服的特质。人子在众人面前初露锋芒,博得众人赞叹,若换作我们,大抵便要沾沾自喜。但他面对父母的质疑,不骄不躁,只是简短表明他真正的使命、终极的关怀,接着便随同父母离开宗教重地耶路撒冷,回到名不见经传、犹太人轻视的拿撒勒。那之后,他顺从了父母(路加福音二章50-51节),继续沉潜近二十年,才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路加以这些描述勾勒基督的人性,他不只出生于律法之下,也顺服人的伦常,善尽人的本分与责任。虽然圣经没有详实报导,但我们可以推测,这段时间的耶稣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而是安然在神和人面前成长,「智慧和身量,以及神和人对他的喜爱,都不断增长。」(路加福音二章52节)
论到顺服,耶稣在顺服父母之先,乃是声明:「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的家里吗?」(或译:「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路加福音二章49节)耶稣对生身父母的回答,贯穿了人子在世上的短暂年岁。
这位拿撒勒人在山上的教训,无论是祷告、是善举,都是以天父为中心,如同他教训人当完全,如天父一般(马太福音五章48节)。他告诉妇人,天父所要的敬拜乃是「靠着圣灵、按着真理」(约翰福音四章23节);他以比喻向世人们介绍那等候浪子回家心慈的父亲(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节)。最重要的,他面对十架的苦难、父所预备的苦杯时,虽大声哀哭、流泪祷告,却不愿意随己心所欲,仍选择了顺从:「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马太福音二十六章39节)「他虽然是儿子,还是因着所受的苦难学会了顺从。」(希伯来书五章8节)他生在律法之下,顺从了律法,成就了律法,至终完成了亘古无人能达成的完全的义,而这样的义,竟白白加在信他的人身上。
●本专栏为个人来稿,也曾与【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文字事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