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客旅贞吟 2010.03.14
《爱之语》那本书里提到五种表达爱的语言: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礼物的馈赠,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
爱,是不是只有这五种表达方式呢?我不清楚。但,回顾自己成长的家庭,和自己目前的家庭,我却发现,爱的表达,正如其它语言一样,都需要学习,知晓所要沟通的对方惯常使用的言语,并且在收受之间 ,学会尊重与包容。
我想到我的父亲,他应该是善用服务行动来表达对家人的关切。不上班的日子,一早起来,帮忙洗衣服,晾衣服。下午,常见他提着工具箱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修理开关不顺的门窗或是出问题的电器用品,给任何要运转的马达上机油,清除母亲小烤箱里的食物碎渣油渍,屈身把家人的每一双皮鞋刷的晶亮,拖着吸尘器把地板、窗帘弄干净,把书架上东倒西歪的书一一扶正,等等。
这么顾家的好丈夫,母亲欢喜满意吗?没有!她倒是常抱怨父亲的坏脾气,说他没耐心,话不小心问过三次,回答的嗓音就大起来,吼的母亲心里要不舒坦好几天。母亲胆怯自卑的个性,需要的是丈夫温言软语的呵护和肯定,这些,父亲不会。
而另一方面,母亲全心全意学烹饪,给家人烹煮健康营养的三餐。市场买回来的猪肉,她细心的切去肥油;鸡肉的皮下脂肪也同样处理。甜品里的糖减半,菜肴里的盐少放。上桌的菜,父亲吃的皱眉头,嫌肉干涩如嚼柴,各式甜点无味。台南府城成长的他,喜欢菜里带有些微甜味, 这却是被母亲否定的一点。
结婚已过半世纪,他们还是不时会为这些吵来吵去,觉得对方不体谅自己。
轮到自己踏入婚姻,情况也没有好到那里去。
我是长女,许多的家事作起来驾轻就熟,看到丈夫笨手笨脚,难免不耐烦。却没想过,身为家里最幼,很多事情有上面的兄长承担,根本轮不到他作;婚后他愿意学着帮忙,其实就是爱的表示。我却将之比较父亲当年所作的,嘴上不言,心里给他的分数总是不合格。
因此 ,他每餐饭后洗碗刷锅,每晚临睡前确保家里门窗关锁好,每周把庭园草坪修剪整齐,每月把车辆保养妥当,让我开出去安全无虑;每年读那些繁琐的税务法规,及时把税表填报送出;而不时,下水道不通,水管漏水,屋顶瓦片被风吹掀,冷气不冷,暖气不暖,动手处理或是找工人来都是他的事;我一概视为理所当然。
而他,其实要求也不多,只渴求我能在口头上美言几句,肯定他的学习,嘉许他的付出,安慰他的辛劳;我对此却偏偏惜话如金,甚至觉得他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我当然也有委屈。我喜欢看书,也渴望有个人可以讨论。我作内在探索时,需要人来倾听,帮助我梳理那些经验、感受。然而在工作上看了近乎一天电脑的先生,回家来只想闭目养神,根本不想再翻阅书报;而情绪的问题对于先生而言,更是像找不到出口的迷宫,迂回的令他头昏脑胀。
我们说各自的话语,恼怒对方的不理解。我们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与接纳,觉得不满与挫折。
直到有一天,灵修时,读到一句熟悉的经文:「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马书13:8)。我的眼睛被「常以为亏欠」那几个字吸住,无法挪移。我初次领悟,保罗对爱的教导,与对爱的计算方式,与我一贯认为的好像颠倒:不是估量自己的付出,计较对方的亏欠; 而是记念对方的付出,数算自己的亏欠。
我的天平上,重与轻的度量对调了,加码下沉的是先生的那一边,该急起直追,好让双方平衡的,是我这一边。努力学着他想要的爱之语,也给对方时间与选择去学我想要的爱之语。互动过程中虽还是有鸡同鸭讲的时候,但在感谢、尊重与接纳的空间里,愤慨与气馁慢慢消退。
学习过程中,我也逐渐看清,爱,乃是越付出,越积欠。我们能爱,因为神先爱我们;因此,每一次对人能有爱的举动,其实是因着先领受了爱的动力。
亏欠,这个负数,成了爱的关系能加分的开始。
注:图/客旅贞吟
about 【客旅的驿站】专栏主要写手:客旅贞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