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庄信德 2004.06.20
「辅导」对于教会而言绝对是一个相当熟悉的「普通名词」,因为每一个不同的团契都有着自己专属的辅导哥哥姐姐,针对不同年龄的弟兄姐妹,按着圣经的真理给予生命适度的引导。然而,从专业谘商的角度来看,辅导却当是一个「专有名词」,必须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针对求助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专业的心理谘商。
由于今日的教会面对着助人工作意识的普遍提升,因此对于信仰团体的辅导者期望也逐渐提高,从普通名词转向专有名词的呼声也愈发殷切。
然而,当基督信仰遇上辅导事工时,却会产生许多值得仔细探究的张力出现,他们之间未必存在一种本质性的必然对立,但至少在实践的历程中会出现抉择顺序的矛盾,以下仅从三个张力的现象进行描述:
一、 在普遍经验与独特经验之间
对许多陪伴生命成长的教会辅导而言,经常徘徊在意见给予的焦虑中。因为,对于遇到难题寻求帮助的受辅者而言,当下的难题永远是最真实的问题,当下的出路永远是最急迫的需要。因此,辅导者望者一双双求助的眼神,与静候宝贵建议的耳朵,心里所感到如履薄冰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当看见信心巨人
为了解决眼前殷切需求的燃眉之急,最有效与快速的解决方案就是「经验」,不只是陪伴对方消解压力的技巧经验,更是过去信仰前辈佳美的脚踪。毕竟希伯来书中对旧约历史人物的诠释策略,就是将他们的生命史视为是「云彩般的见证」。
但是,张力的问题并不在于见证的真伪,而是见证是否具有普遍性与规范性?也就是说,究竟这些见证仅仅是当事人在特定时空中,所经验上帝独特个别的工作;还是所有人都可以在不同的时空中继续经验同样的工作?
明显的,希伯来书的「脚踪」之说是针对行走者的态度「信心」而言,焦点并不在脚踪或是云彩本身。据此,在辅导历程中,如何谨慎地避免轻率将前人的脚踪当成信心,如何避免将独特的经验误植为普遍,就是辅导者需要更多聆听与观察的地方。
毕竟,上帝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他独特的心意与引导方式,辅导者如果过度高举特定的「成功案例」、「神圣案例」将会对受辅者带来更多不能承受之重。
二、 在标竿先行与过程先行之间
而这种高举特定案例的作法,背后隐隐向受辅者透露出来的讯息,就是在这个危机的生命旷野中,有一个值得盼望的迦南美地,或是更好的价值标竿在前面等候。这个辅导理念对于基督信仰的绝对性而言,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辅导策略,毕竟我们委实活在一个混乱的世代当中,如果没有信仰价值作为生命的方向,那么辅导将会流于空泛的旁观。
是标竿也是过程
但是,辅导者要如何帮助受辅者从价值错谬的光景中,逐步走回正确的信仰方向,并且朝着耶稣为我们设定的生命标竿前进呢?
许多过于「纯粹」的信仰语言,在未经转化成受辅者生命状态可理解的存在语言时,标竿往往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乌托邦,甚至是圣殿清晨的石头。因而失却了信仰标竿背后那「道成肉身」的过程性意涵。
辅导者需要从整全的神学角度理解,信仰价值的标竿并不仅仅是属于前方的,也是属于过程的;受辅者生命未来或许需要达到的价值高度,也可以在当下的低潮中发现已经浮起的台阶,受辅者不至于完全活在永远未达成的低潮压力中。
三、 在探寻记忆与迎向盼望之间
随着辅导的深度逐渐下探,随之而起的便是更多特质性格背后的形成历史。在心理辅导不断强调探寻内心世界幼童的重要性时,教会的辅导们或者是负责教牧关顾的牧者们,便逐渐将辅导的焦点从当下转向过往、从今日转往记忆。
这个辅导进路加上「内在医治」、「根基重建」、「破除祖先咒诅」等等生命关顾的策略,让探寻的焦点不仅从个人的当下转移到个人的记忆,甚至是诉诸了家族的群体记忆。
就心理学的家族治疗学派而言,这样的探寻不仅有其意义,更有其必要性。但是就基督信仰的辅导者而言,则另外有一个值得深思的向度。
从圣经启示所应许「在基督里」的新生命观点来看,究竟记忆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即便是将约翰笔下提比哩亚海边,耶稣三次给予彼得表态爱主的经文,视为是针对彼得三次不认主的医治,耶稣却没有巨细靡遗地重建那个伤痛的记忆,耶稣帮助彼得走过的乃是新生命未来牧养群羊的盼望。
或许在「探索自我」与「自我成长」的意识背后,应当同时注意「认识上帝」与「从盼望出发」的进路。毕竟,约瑟被卖的伤痛记忆,只有放在预备救赎的亮光中才看得出他立体的意涵。
正是在普遍与独特之间、标竿与过程之间、记忆与盼望之间,辅导者被上帝邀请见证着另一个生命的更新,既是「见证」便时时提醒着落在张力中的辅导者,那真正掌管生命的主权在乎上帝,每一个张力所引致的焦虑,都不断地将辅导者推向上帝施恩的宝座寻求继续陪伴与继续见证的力量。面对层出不穷的教会辅导需求,辅导者自身除了需要寻求上帝,也需要建立自己的支援系统与成长团体,并且有计画地装备相关的专业辅导课程。毕竟,只有先经历成熟的受辅历程,才易提供成熟的辅导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