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道维 2017.06.18
自从2011年性别平等教材的风波以来,台湾社会与教会内部因为同志议题而产生争议更是一波接着一波,对立愈形剧烈。其实在这些台面上动荡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更多斑斑血泪的故事与对价值理念的不舍坚持。「友善交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为这些来自不同背景却都有上帝形象的善美心灵创造和解与聆听的空间,或许能在这些激烈对立当中,寻找那传说中在基督里才能实现的合一。
关怀动机与经验分享(注一)
笔者开始关心同志议题,主要是受到2011年「真爱联盟事件」的影响:笔者当时才发现自己对于同志朋友的个人认识过于贫乏,也未曾仔细思考信仰该如何与现代社会的多元性相连接。因此在之后的几年间,除了持续阅读正反双方的书籍文章外,也尽量抽空参加相关的讲座;甚至透过朋友的引介,常到台北或其他地区亲自拜访不同的团体或个人,包含从性别议题光谱的最左端到最右端(注二)。
在拜访的过程当中,笔者常被反问,「你为什么要关心这个议题?」因为,笔者既非同志也无同志亲友,工作或服事无关法律或性别,更非教会长执或政府官员,根本不需要为此来往穿梭。但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这些总总兜不起来的关系反而使笔者成为一个没有个人利益牵涉的「他者」,或许可以较为如实地聆听这些不同立场的声音。 但是在逐渐累积这些私下交流后,一些少见的面向就展现出来:
例如,异性恋者可能难以想像同志朋友从小在异样眼光下生存的压力、内心可能有的自我否定与挣扎、与对于感情没有未来的孤单失落(异性恋单身者至少还可以公开寻找伴侣)。因此护家方常会以为同性性倾向只是一种引诱,却看不到整个以异性恋为主流的社会对同志处境所不经意流露出的漠视或鄙夷。这也是为何同志运动会认为同志的需求并不只是个人性的,更需要在社会制度与教育内容上有所调整,才能对这些长久以来被忽视的生命有更多知识上的理解与情感上的同理。
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大多数同志朋友或年轻人并未生养过孩子,因此所关注的面向比较多是个人权益的伸张而非社会文化的维护传递,也因此可能难体会许多家长对教育方面的担忧:即便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实有调整空间,但目前性平教材中如「异性恋霸权」或「性别流动」等粗糙的标签几乎引导孩子直接否定与性别紧密联结的传统家庭价值。若再加上少数团体对「性」的开放性言论,就更让他们更对性平教育内容有所质疑而强烈抵制。
但即便如此,双方阵营却并非都是极端对立,也都有立场相对温和务实的成员,不愿落入意识形态的对抗。但同时,他们也的确对于自己伙伴中若干较激情的表述感到不妥,只因过往的情谊与共同外敌而默默承受许多煎熬与污名。在所有的个人拜会中,笔者最难忘的就是这些朋友对我这不速之客表达的慷慨接纳与诚挚分享,也都很愿意深入地讨论不同的观点与想法,表达与对方更多沟通的期待(虽然曾因此受过伤)。这都与我们常在媒体或网路上所感受到的肃杀对立氛围完全不同。
总的来说,双方因为自身经验、价值理念、与关切对象的不同而对彼此不信任,甚至藉由将对方妖魔化来压缩可能互相靠近谅解的空间。如何能增加中间温和人士彼此的互信来和缓双方极端语言带给社会的撕裂创伤,开出双方观点之外的第三条路,逐渐就成为笔者想要寻求突破的地方。
友善交流的开始
基于以上个人性的观察,笔者后来改以「邀请不同立场方以个人名义私下会面」的方式来促进沟通,或者能藉由「见面三分情」这种有温度的方式来减少误解与传言。还记得第一次这样的小聚会是在2013年初,参与者包括一位在同光同志长老教会中积极参与同志运动的女同(陈小恩),一位曾领导过同志运动但后来退出、进入传统教会服事的男后同(吴英俊=韩森),并一位走出埃及的同工。当天他们都迫不急待想了解对方过往的经验与现在的处境,并诚实表达自己的友善与顾虑。最后一起祷告结束时,小恩感动地表示这是她第一次以出柜身分与传统教会的弟兄姊妹一起祷告;韩森则表达这是让他与同运朋友情感修复的开始,使其更了解他本人的想法(而非网路的传言);而走出埃及的同工藉此澄清他们只是希望陪伴那些过得不快乐的同性恋者与其家人,而非如谣传强迫改变他们的性倾向。(注三)
在这次聚集中,笔者深刻感受到一般人从新闻媒体或同志游行中所得到的印象其实完全不足以反映同志面貌的多样性与边缘性(当然,同志基督徒也不能代表整个同志圈)。反而很多时候论战的双方过于注重立场与诉求,想要短时间内达阵或翻盘,却没有花时间关心了解身在其中的「人」。笔者因而思考或许唯有承认自己是罪人的基督徒才比较有可能聆听彼此的声音。这次的聚会因此就成为后来其他小型交流的雏形。
到2015年六月,我们开始扩大邀请在同志议题上有不同立场却又愿意积极沟通的基督徒参加「友善交流座谈会」,希望建立一个可以和平理性对话的平台。至2017年二月已有19次聚会(平均每月一次)。现在每次人数约25-30人,但参与过的超过80人,来自十余个不同宗派的教会与机构,也对性别议题有不同的主张或背景(见附图)。我们当中不但有家长与同志,还有法律学者或律师、大学或神学院教授、并一些实际参与教会内外同志运动或护家运动者。因此,在这样的多元背景下,不但没有任何人需要妥协自己的立场,反而更可以走出同温层,一起从更多的角度来思考相关的主题,聆听不同的声音,而非只有挺同或反同的二元对立。
事实上,第一次聚会前几天,笔者与一些同工心情其实非常焦虑:毕竟当时多数的参与者彼此间完全不认识,可能还在网路上打过激烈的笔战,深怕这难得的机会就在瞬间幻灭,完全没想到下次聚会的可能性。还记得当天一位天主教弟兄在自我介绍时先紧张地拿出一座挂着耶稣的十字架,提醒大家如果对他所说的不满意就看着那十字架……。事实上,后来有几次聚会果然还是发生了些争执(某些参与者感觉未被尊重,或是主持人的中立性被质疑),让我们一度以为将失败收场。但感谢上帝的怜悯,也因着若干同工的协助,后来才逐渐稳定,也使聚会内容更为丰富,讨论越来越能进入核心。
在交流会现场,我们有时分组讨论相关议题,有时聆听生命故事,或者邀请不同立场的专家学者来分享(见附表,感谢他们体谅我们没有任何经费,愿主纪念),并接受现场多元背景听众的提问。为扩大这样的精神,我们也曾举办过不同立场并存的公开对话活动(见照片与说明)。注四。总之,这聚会的目的不在于辩论输赢,更非要推展任何挺同或反同的诉求,而是希望以信仰为基础来建立互信,在友善的空间中学习「看见差异、寻求合一」。笔者相信这是目前教会内外所缺乏的沟通机制。例如,虽然有些参加者彼此在圣经诠释或神学观上有所差异,但是在其他议题上(如教会牧养与性别平等教育)还是可以有相当接近或富有建设性的看法,或许可以成为教会界未来讨论相关议题时的参考,但因为篇幅有限而不于此提及。
个人省思:
基于笔者与大多数读者都是一般传统教会背景,以下就分享以此角度切入的个人心得与体悟。这当然无法代表交流会中其他人的看法,但或许可供未来相关讨论时的参考:
1. 建立个人友谊:同志并不只是个议题,更是上帝所创造并基督所爱的人,所以我们不能只坚持某些神学理念而不关怀其处境。目前台面上推动同志权益的组织或诉求虽然不一定能代表多数沉默隐藏的同志族群,但是教会牧长或信徒领袖如果没有与同志有个人性的友谊交流,却更可能在相关的讨论上产生错误的想像或解读。
2. 加强重视边缘:传统教会在强调婚姻价值与家庭优先的重要性时,需要更细腻地注意到「非典型家庭」(如单身、离婚、失婚、陆配外配等)的需要。毕竟其在社会上的比例已不再只是少数。对这些族群的关怀可以协助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教会对同志有更大的包容性,也为可能的同志牧养创造出更多的友善空间。
3. 扩大主流力量:双方都需要更多聆听对方温和派中美善的声音,不能只是因为对单一议题的不同意见而全盘否定对方。例如,在目前没有任何法律保障下,同志教会中的基督徒能委身于稳定的一对一伴侣关系已经相当不易,应该是传统教会更多尊重体谅的对象。同理,反对同性婚姻的阵营中也有许多基督徒愿意关怀包容同志的需要,只是更忧心社会道德风气因个人主义的冲撞而瓦解。如果我们能因信仰而强化社会主流的道德力量,必能削弱极端诉求所带来的伤害,建立一个较为健康的多元社会,为信仰的传播预备更好的保护。
4. 寻求合一见证:「合一」不是「齐一」,必然包括若干差异。不同的教会在同志议题上虽然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或实践方式,但仍都是建立在共同的基要信仰与独一的救恩之上,彼此的共同处应远大于相异处。因此我们应该寻求跨教会间更多有效的沟通与了解,而非只有批评论断或不相往来。毕竟在基督徒仍属绝对少数的台湾社会,我们实在没有分裂的本钱。反之,若能在其他事工上(如布道宣教、信徒造就、社区关怀等)有更多的连结,会让基督教会更展现出「信仰认同超越性别认同」的整体格局,也让更多同志朋友能在不同的牧养方式中认识救主基督。
5. 跨越世代沟通:教会目前所面对的并不只是外在的挑战,可能更多会来自内部青年世代的质疑,毕竟后者成长在一个社会与校园风气更为开放的时代。所以我们应以更开放的心态聆听年轻世代的感受,一起面对来自社会的挑战。若能处理得当,这反而会培育出更能面对未来社会的的下一代属灵领袖,为教会带来复新的契机。
6. 建立对话平台:神学院的老师与专业基督徒应在推动教会与社会的对话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但也这需要教会牧长的支持,鼓励一般信徒多加了解(而非误信转传可能是错误的讯息)。类似友善交流座谈会的模式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具有争议性的议题(如政治僵局、所得分配或教育改革等),作为基督教会在这多元社会中实践公共参与的机制之一。
7. 发展公共神学:未来教会整体所承受的挑战绝非只有同志相关的议题,会有更多来自世俗价值观的各方面挑战。华人基督徒该如何跨出教会来面对多元社会的现实,是需要公共神学的长期发展才能逐渐落实。如果只是把社会变迁妖魔化或以为成立政党就能解决,我们反而会把信仰封闭于高墙之内,失去见证福音的能力。
结语
虽然这个友善交流会至今才一年半,面对社会在同志议题上的急遽的变化实在谈不上有甚么影响力,未来也还在持续摸索。但我们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就是在基督耶稣的信仰上,不同立场的基督徒的确是可以有和平对话的空间,让彼此不只是在论述与观点上交锋,也在基督的恩典里学习聆听与同理。
不可讳言的,这过程中笔者最遗憾的就是有几位好友因为对交流会的理念不同而淡出,也曾受到教会牧者的质疑或若干同志朋友的冷漠以对。但笔者仍然相信基督耶稣的十字架不但使世人与上帝和好,更是让他的儿女彼此和好:「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弗2:14-15) 如果未来真能有一个建立于基督信仰的稳定对话平台,相信必能帮助基督徒更知道如何走入这破碎迷惘的多元化社会,为各种争议问题或对立冤仇提供一个可以谦卑和解甚至弥补修复的机会,见证基督耶稣的恩典与荣耀!求主怜悯。
注一:鉴于同志议题在教会内外已有许多丰富严肃的辩论,笔者希望这篇文章能先尽量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表达一般论述不容易贴近的感受。但此议题毕竟已经造成许多冲突对立,若不慎让读者感到不舒服,还请原谅并直接与笔者联络表达。
注二:笔者这几年所接触过国内外关注性别议题的正反他方团体(或其成员)近三十个,拜访不下百次。但此处就不列出以免为这些朋友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注三:本文初稿经前两位阅读后同意公开其名。
注四:友善交流会是邀请制,并未对外公开报名。若因本文而有兴趣参加者请直接与笔者联系。
作者:王道维,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与通识教育中心教授,目前亦为国家理论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并清华大学谘商中心主任。除校内的教学研究与服务外,校外亦积极关切同志议题与高等教育相关议题,但私下却更喜欢哲学、文学与艺术相关的学习。对基督教思想与社会文化间的对话有不自量力的负担,希望从信仰的角度发展更完整的基督教人文精神。相关文章可见于个人的部落格(http://blog.udn.com/dawweiwang)。
附图:友善交流会的成员背景
附表:友善交流会的历次主题。除已徵得同意的陈小恩与吴英俊以外,其他的生命故事分享者就不列其名而仅补充背景。
●本文摘自校园杂志2017/3、4月号【消失的性别界限】
电子版试读下载https://shop.campus.org.tw/cm/ebooks/EVAL/201704Eval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