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侏罗纪系列电影的票房也说明即使大人依然对恐龙充满了兴趣。有人认为既然启示《圣经》的神是无所不知的,说不定圣经中也有提到恐龙。于是有人上穷碧落下黄泉,试图从圣经中搜寻疑似恐龙的经文。
第一处常被提及的经文是《创世记》一21的「大鱼」。主张圣经有恐龙的人根据《史特朗经文汇编》的原文编号(Strong's numbers)查到《和合本》创一21「大鱼」的其中一种解释是「恐龙」(dinosaur)[1],于是喜出望外的表示:「在创世记第一章就有讲到恐龙」、「第五天的时候恐龙就被创造了」。
第二处常被提到的经文是《约伯记》四一1的「鳄鱼」,这字被查出英文定义里列出:「可能是灭绝的恐龙」与「蛇颈龙」(plesiosaurus)[3]。发现者也就如获至宝的说:「所以根本约伯记就出现了蛇颈龙,只是翻译的人不会翻」[4]。
不过把创一21的「大鱼」与伯四一的「鳄鱼」解读为恐龙,其实是明显的观念时代错置,误把今日科学对古生物的知识强加在圣经作者的年代。最早恐龙化石的明确纪录是在1677年,恐龙(Dinosauria)的正式命名则是1842年由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Richard Owen)所提出;蛇颈龙化石更是1821年才由英国古生物学家玛丽・安宁(Mary Anning)发现,之后由威廉•科尼比尔(William Conybeare)命名为蛇颈龙(Plesiosaurus)。
不论圣经作者或第一批读者都没见过早已灭绝的恐龙,当时的知识也从未意识到地球曾经有恐龙的存在。如果圣经中的「大鱼」与「鳄鱼」真的是恐龙或蛇颈龙,作者与第一批读者一定一头雾水,因为完全无法想像这是甚么生物?也无法理解这和他们的信仰有甚么关系?
虽然启示《圣经》的神是无所不知的,圣灵也可以启示超越「圣经作者」知识或经验所能理解的观念,但我们仍应该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神要启示圣经作者写下作者本人与当时读者都「不知为何物」、几千年后才被发现并认识的恐龙?就只是为了证明圣经「好棒棒」,可以在恐龙被发现或命名的几千年前就知道恐龙的存在?这段记载对当时的读者还有任何意义吗?
《创世记》一21的「大鱼」,《现代中文修订本》译为「巨大的海兽」,《新汉语译本》译为「大海兽」。虽然我们已经无法确切知道这大海兽所指为何,但圣经学者一般不认为这是指鲸鱼或鲨鱼之类大型海洋生物。相反的,从古近东背景的研究可以知道大海兽对当时的人来说是极可怕的东西。
虽然以今日眼光来看「大海兽」带有神话色彩,在当时的人认知里也可能具有超自然能力;但这种杂揉了经验与想像的生物对古代读者仍是可怕的真实存在。这也正是《创世记》作者为何特别指出「神就造出大鱼(大海兽)」(创一21),其目的是要告诉读者:「大海怪(兽)不是甚么可怕的东西,因为是神所创造的」,也「活在神的主权下,并不是甚么神明」[5]。
需要说明的是,圣经作者写作时是「迁就」当时读者的世界观,默示圣经的圣灵也无意在「传达正确的神学观念」之外,以21世纪的科学观去「纠正」当时读者世界观的每一个细节,因为「教导」正确的「科学知识」并不是圣经的写作目的。因此,《创世记》提到「大鱼(大海兽)」不等于认同古人对大海兽的所有想像[6],而是藉此建立读者对万有都是神所创造、都在神主权、掌管之下的认识,也驳斥当时世界观一些错误的观念。
同样的,《约伯记》四一1的「鳄鱼」,《现代中文修订本》译为「海怪」,《和合本修订本》音译为「力威亚探」,《ESV》也音译为Leviathan(利维坦),同样是指一种可怕的「海兽」。原文同一个字也在《诗篇》被提到,强调神「曾砸碎鳄鱼的头」(诗七四14),这「鳄鱼」是「你(神)所造」(诗104:26);《以赛亚书》二七1则说:「到那日,耶和华必用他刚硬有力的大刀刑罚鳄鱼」。
我们从「砸碎鳄鱼的头」(诗七四14)这「头」是复数(《ESV译本》:the heads of Leviathan),可以看出这「鳄鱼(利维坦)」一如《创世记》的「大海兽」让当时的人感到惧怕,其形象也和古近东《乌加列文献》中那「多头缠绕的海蛇」有些类似[7]。
如上所述,这不是表示圣经完全认同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想像,而是藉当时读者普遍所知道「海蛇被击败」的故事背景,来强调「上主打破敌人的头,并且将他们赐给野兽当作食物」、「表达了他的大能与掌管的绝对性」[8]。
了解圣经的世界观,就能理解为什么《启示录》二一1说新天新地「海也不再有了」,因为「海」在古代世界常是「混乱和邪恶的象徵」[9]。因此,不再有「海」未必表示新天新地一定没有让人心旷神怡的大海,而是指一切的邪恶届时都要被神降伏。一如神宝座之前所看到的是「玻璃海」(启四6),这「玻璃海」透明澄澈、不再翻腾,得救的圣徒可以平稳、安全的站在上面(启十五2)。
讨论「圣经是否有提到恐龙」这问题,动机不在与人争辩,而是提醒大家读经时尝试回到圣经作者与读者的世界,去理解在那样的时空背景下圣经作者要传达甚么信息?还原了「大鱼(大海兽)」对古代读者的意义,我们就会更惊讶「神就造出大鱼」(创一21)这创造观与当时的近东神话有多么巨大的不同。
虽然对宗教学者来说,「神话」(myth)不一定表示「这些东西不是事实(fact),是不真实的」,而可能是「在本质上真实」(essentially true)[10]。我也了解「古代世界里的神话就好像我们现代世界的科学—解释世界怎样形成,怎样运作」、「神话反映了该文化所塑造出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11]。但我仍不赞成把创造的故事视为神话。
即使以色列人和古代近东分享一套相近的世界观,这不等于圣经「只是把所谓的美索不达米亚文献取其皮毛而重新撰写罢了」,这种心态「没有看见在这些互不相让的创造记载之间,有哪些显着的差别存在」,也忽略了圣经其实正是为了驳斥古近东这些神话论及「创造万有的究竟是谁」那些不同观念而写,也告诉我们神「如何在这世界中施行作为」[12]。
最后补充说明,如果有人还是坚持把创一21的「大鱼」理解为鲸鱼或恐龙,我还是予以尊重的。也盼望认同我上述想法的人,不要因为对圣经的文学与历史背景有了更多认识,就变成好讥诮的「愤青」,瞧不起或批评仍服膺传统解释的人。毕竟,圣经不是只写给学者看的,只要能正确掌握圣经的创造论,类似如何解释「大鱼」这些细节,我们应该有更宽广的心胸。
[1]创一21大鱼(תַּנִּין,tanniyn):http://bible.fhl.net/new/s.php?N=1&k=08577&m=0
[3] 伯四一1鳄鱼(לִוְיָתָן,Livyathan):http://bible.fhl.net/new/s.php?N=1&k=03882&m=0
[5] 谢挺博士,《创世记(上)从创造到拣选》,明道社,2008年,页46-47。
[6] 邝炳钊博士,《天道圣经注释:创世记(卷一)》,天道书楼,1997年,页112:「圣经作者借用迦南神话中的『海』和『大鱼』作比喻,这不等于他们同意那些神话的内容」。
[7] 约翰・华尔顿(John H.Walton)博士等,《旧约圣经背景注释》,校园书房,2017年,页715。
[8] 范甘麦伦(Willem A.VanGemeren)博士,《诗篇(下)》,美国麦种传道会,2014年,页874。
[9] 孙宝玲博士,《启示录:万主之主》,明道社,2007年,页477。
[10] 哈维.考克斯博士,《新时代来了,我们该如何读圣经》,基督教文艺,2017年,页47。
[11] 约翰.华尔顿(John H.Walton)博士,《创世记(卷上)》,汉语圣经协会,2015年,页25-26。
[12] 川普•朗文(Tremper Longman)博士,《如何读创世记》,友友文化,2010年,页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