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作家》

| | | | 转寄

让我们一起来玩球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当郑说:「我喜欢你和我说话时,看着我的眼睛。朋友中,你是少数正视我眼睛的人。」我脱口回答:「和你讲话不看眼睛,看哪里?」

还是女儿上小学后,自己才稍稍跨入美国文化的门槛,其中一项就是美国文化教导孩子:讲话时,双眼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所谓Eye-Contact),否则会显得没自信、不诚恳、有所隐藏。这点绝对和我从小学到的相反:和人说话,特别是和长辈在一起,不可以盯着人眼睛看!不礼貌!要盯,只能盯两眼正中鼻梁上方的位置。

与郑所以结为知己,彼此所以能向对方一无顾忌的倾吐成长路上诸多的坎坷、境遇、与心路历程,想必与眼内所流露的泪光,目光中所传送的信赖、了解,有极大的关系。眼里是藏不住东西的,一个人的心思、意念,会从「灵魂之窗」宣泄而出,让人一览无遗,敏锐的人是能够读得懂的。

那年,先生回母校教书,三十啷当岁,自己就被学生封为师母了。教职员宿舍中,不少像我们这种所谓的「归国学人」。刚回国,最困惑的是,明明大伙儿使用相同的语言,怎么常常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到车站买票,问不出该在哪里排队,售票员十有九次面色冷然的说:「不会自己看!」到银行办事,也总是诚惶诚恐等着挨骂。甚至朋友聊天,也常常追不上张三或李四的话头。那时心想,出国时有所谓的「文化震荡」这回事,怎么回了国还会发生?也许是这股文化的再震荡,促使我反思: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这个环境出了问题?是我的沟通技巧不够?还是因为社会变迁太快,人人忙着调整脚步,而不再在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顾不到我们仍有的「心灵世界」。

当时我虽然对自己文化再震荡的反思还未找到答案,但与相契的朋友同在时,有个极深的体会:与人谈话就好比玩球,球抛出去,对方若能接中,再抛回来,就这样抛来接去一直不停的,就是话语投机的朋友。反之,球丢过去,对方却一再失手漏接,或是接到球后,却扔错了方向,总也玩不成的,常常都是彼此默契不够,难以深交的朋友。

我很喜欢广东话说的「鸡同鸭讲」,这真是绝妙的形容。鸡和鸭怎么讲话?除非都变成了鸡,或都变成了鸭。这让我想到艾理斯 (Albert Ellis) 的「人格 ABC 理论」。他认为人际之间发生的情绪反应 C (Emotional Consequence)常常不是事件本身 A (Activating Event) 所造成,导火线往往在于彼此不同的信念 B (Belief),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法不同。假如我是以鸡的想法去看鸭,或以鸭的想法去看鸡,当然就会发生沟通不良、「鸡同鸭讲」的状况。

夫妻间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妻子们总认为「他若爱我,就应该知道…」,奇怪了,不说出来,你还真希望那些大部分都像梁兄哥的「呆头鹅」先生们,解读得了我们未说出口的心思?不沟通,而想当然尔对方「应该懂得!」不是太强人所难了吗?以当年那些售票小姐为例,假如我发现小姐是因为刚和男友闹翻,心情不好,并不真是冲着我生气,我想我和她就无所谓冲突可言。人与人之间所以发生误会,往往在于双方对事件有不同的看法。退一步,从对方的角度来想,无论是婆媳、夫妻、亲子……等各种人际关系,就很容易打开许多问题的症结。

有机会重读哈礼斯 (Thomas A. Harris) 写的《我好,你也好》(I'm OK, You're OK),觉得他所提出人际关系中的「交流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 很有意思。简单的说,他认为每一个人心中都存在着三种「状态」―― 父母、孩童、成人。人与人相处时,若不能真正成熟的以「成人」去对待「成人」,许多问题就会产生。

环顾我们四周,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冲突,总是因为有人老想以权威管制的「父母」状态去对待别人。亲子之间特别明显,若父母一辈子不能与孩子 (特别是成年子女) 以「成人」对「成人」的态度进入朋友的关系,就无法真正的沟通,进而还会产生极大的伤害。我见过有母亲在儿子婚后仍以「父母」状态介入儿子生活各个层面,结果儿子二次婚姻皆以离婚收场,到现在仍继续禁止孙女与她的母亲见面,甚至电话都不准接。但,另有一种情况是:有人真的甘心一辈子找个「父母」,而沉浸在受人照顾、不需负什么责任的「孩童」状态中。

当然夫妻关系又另当别论,我喜欢将夫妻的角色定位为「变魔术」,有时应该处在「父母」「孩童」的相互依持,有时又应该是「成人」对「成人」的濡沫相知。许许多多鰜鲽情深的夫妻,都是拿捏得出何时当「父女」,何时当「母子」,何时又变成「成人」对「成人」。

这些看似复杂,说穿了,其实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尊重吧了。我们是否愿意把四周的人当成「人」来尊重?我们是否能看透一个人外表包装的骄傲、自卑等面目下的真面貌?我们是否真正体会得到「人不过是人」呢?只要是人,都有被爱、被尊重的需要,只要是人,都有个极限,都可能处在「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情况。了解了这些,就不至于心中无神、目中无人了。

玩球时,彼此所以能接中对方抛过来的球,就在于会为对方设想,了解彼此的想法,也能以「成人」对「成人」的心态来交往。听人说年龄越大,越难交到知心的朋友,但我许许多多好朋友,老实说都是在迈入中年之后交上的,相信和这些领悟有极大的关系。有时想想,到了目前这把年纪,投出去的球还能有人接中,是件非常愉快的事,不是吗?

怎么样?心动不如行动,试试看,把理论化为行动,让我们一起下场玩玩球吧!

本文原刊于北美《飞扬》
欢迎参观作者的部落格:~ 展翅上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