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叛逆,你不一定能了解得比他透彻。他是晏信中,念了三间大学,五光十色的生活不只表现在功课上,也表现在夜生活上。玩乐、帮派、荒唐……大学的压力有多少,相对的发泄压力的方式就有多疯。曾经在舞厅里就和别人打了起来,也曾因为老板不给酒喝就把那家店给砸了,参与过帮派斗殴,还曾把整个舞厅包围起来,为了要抓其中一个人;但如今他,是位牧师。
我们抓着头想像着眼前这位「奶油小生」有点反骨又有点艋舺的过往。然后故事继续着:没有考上大学,所以十八岁就先去当了兵,没有办法在台湾的体制下生存,二十一岁的晏信中只好出国看看有没有另外的机会。
最后的奋力一搏
「其实我那时的生活是很两极化的。」从小在教会长大,循规蹈矩的背景告诉他,没有念好书就没有未来,所以高中荒废、出国念大学后,在专业与念书上他奋力一搏。L.A. 的大学生活过程并不是一篇文章那么容易,读了三间大学所以每年都要搬家。说起当时的生活,念艺术的晏信中从最基本的素描开始学起,每个礼拜都要开车大老远的到好莱坞上课,上一整天,再开车回家,要交功课时更是画到半夜。
然而,并不是每个夜里他都那么安分的画画。日头隐没后,放荡不羁的夜生活才是主菜,那是获得解压的地方。执画笔的手成了干架的拳头;谈笑风生的脸庞霎时狰狞起来,「如果可以再来一遍,我当然希望不要去经历这些东西。」但毕竟还是经历,逃不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有很大的冲击在于,好像走到某种生命的绝望。」逞凶斗恶过后,发现一切都在一个虚空里,以至于生命经历了一个震荡,然而这也帮助他找到了信仰。
读大学是再次的肯定
信仰帮助晏信中重新了解自己,也回到了「正常的」表里一致的生活。他很感念以前所学并没有白费,因为强大的逻辑思考就是大学时期培养的,还有 social 的能力也是在舞厅卖票时建立的;另外,念艺术的他很爱盯着画想像,像是他曾观察梵谷发疯前后的画风,并且去猜想那样的转折背后蕴藏什么故事?晏信中热衷于这样「连环的艺术」的思考模式,因为不管想像是真是假,每个故事总可研磨自己的人生。
走过寻找自己的时期,晏信中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下了一个结论:「高中三年我是被否定的,但大学生活对我来讲是再次的肯定。」晏信中发现自己和同学的不一样在于,「原来我其实不喜欢死背,我是喜欢很天马行空但却在某种自己的逻辑里走出来。所以在美国的大学生活反而帮助我,让自信被重建。」晏信中不后悔大学所作的一切,如果能重来,他说他要在图书馆泡上一整天,或者看遍所有的博物馆、美术馆。好好奔驰在夏天的海边、冬天的滑雪场,那样的生活再美好不过了!
采访后记
晏信中不像牧师,牧师怎么有这么帅的?他也不像混黑道的,因为他的言谈举止充满了领袖风范的气息。其实每一个为人表率的,背后总有那么点反骨、叛逆、特立独行的特质存在。我听完实赞叹惊奇,没他那么勇敢,但如果有一日 L.A. 好学生坏孩子体验营的话,我铁定会去报名参加!
晏信中
大学一定要做的一件事
每一堂课都好好听课(连通识课也不放过),尽力学习老师们宝贵的资产。
欢迎参观犊报 READ PAPER
原文网址:http://www.wretch.cc/blog/readpaper/71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