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佑生 2023.12.24
图片提供/123RF
在我聚会的地方,当想要介绍耶稣给未信主的朋友时,〈一件礼物〉是常见的的选项,因为歌词提到马槽中的婴孩,也常在圣诞节时选用。这首由叶薇心作词、吴作栋作曲的诗歌,出自天韵合唱团在1980年推出的专辑《好消息》,定位与福音环环相扣。
眼睛看不见
〈一件礼物〉以礼物为意象,以询问为导引,以生命有限的现实为提醒,呼唤人们正视神为人所预备的莫大恩典――他的儿子耶稣基督。诚如彼得前书1章8节所言,对多数的人们、甚至是基督徒而言,这份礼物是眼睛看不到的。
我们虽未曾凭着肉眼看过耶稣,但那些振振有词声称「我若看见,就必相信」的人,实在是忽略了圣经界定信仰的基础是凭着听基督的话而来,「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马书10章17节)他们也忘了瞽者的信靠在看见之先(马可福音10章46~52节),而很多人虽亲眼看见那位拿撒勒人,却仍然不相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马太福音21章32节)
〈一件礼物〉揭橥那眼睛看不到的礼物是「马槽的婴孩」,是「人子主耶稣」。圣经启示,耶稣是神给人最大的恩赐,我们在他里面得了永生,得以看见神对不配罪人的爱,晓得那赦罪的救恩是本于神的慈爱、耶稣基督的恩典、圣灵的代祷与帮助,因此永远稳固。
生命有期限
「生命有限,时光也会走」,〈一件礼物〉深谙生命的现实,告诉人们当趁有机会时珍惜这礼物。这样的邀请,因为触及人们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时而让人抗拒,尤其在诸多忌讳的华人社会,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议题。甚至,圣经所言死后的审判,更让人心生反弹(希伯来书9章27节)。但这样的思考却很实际,因为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既然无法回避,就当思考如何面对,视而不见或迟疑观望都无法解决问题。〈一件礼物〉说「生命有限,时光也会走」,语气虽委婉,意涵却关乎生死大事。
〈一件礼物〉藉着礼物的概念指向福音的核心――耶稣基督,这是颇常见的连结。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诗歌的意涵,会发现一个颇值得讨论的议题,即如何接受这礼物。回顾教会历史,出现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影响着我们对礼物内涵的界定。
如果我们有机会访问来自大不列颠、品行端正的伯拉纠(Pelagius,360~420年),那么以他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会说我们能以自己的意志选择顺服、接受神,恩典只是外在的帮助,而基督徒若愿意,就可以不再犯罪。换言之,伯拉纠会同意这份礼物很好,而且我们可以凭自己努力得到这份礼物。这观念受到人们欢迎,听起来极符合我们一般的认知。
但若对教会历史有所认识,就会知道这种观点违反了圣经中对恩典的启示,因而被定为异端。伯拉纠思想的继承者如约翰・卡西安(John Cassian,360~435年),曾说人虽然有原罪,但仍然可以凭靠残存的善选择接受神,因而得着救恩。他一方面同意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年)认为人有原罪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同意伯拉纠对人自由意志的观念。在教会历史里,这种人可以主动决定接受主所预备的救恩的观念,或者说神人合作的方案,被称为半伯拉纠主义(Semi-Pelagianism),虽然未被大公教会官方认同,却成为广受民间接纳的神学。〈一件礼物〉的歌词「礼物虽然好,如果你不要,你怎么能够得到」比较贴近这样的想法。
众人皆嫌弃
我们不能忽略另一个具有代表性且影响深远的思想,17世纪时,雅各布斯・阿民念(Jacobus Arminius,1560~1609年)及他的跟随者认为,依据耶稣基督赐给全人类的先行恩典(Prevenient Grace),每个人的自由意志已被更新,可以决定接受或拒绝神的恩典,亦即恩典是可以抗拒的。
自伯拉纠以降,人们对于人是否有意愿接受这份礼物都采取乐观的态度,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知识,所有人都会接纳、相信这份礼物。但如果我们按照圣经对耶稣基督的介绍,就无法同意亚当的后裔会欣然看待、欢喜接受这份礼物。
我们平心而论,根据圣经记载,这其实是一份不太上相的礼物。
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以赛亚书53章2节)
这也是一份世人认为愚拙的礼物。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哥林多前书1章18~23节)
这甚至是一份令人讨厌的礼物。
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加拉太书5章11节)
恩典到永远
耶稣舍己、背十字架、跟随他的呼召,与人们利己的价值完全抵触(诗篇49篇18节)。圣经指出,即令真光照耀,黑暗仍拒绝生命之光(约翰福音1章5节),因为我们的本相原是可怒之子,住在悖逆之子中间,是死在过犯罪恶中的人(以弗所书2章1~10节)。因此奥古斯丁和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1509~1564年)等,皆认为人性全然败坏,若不是救主基督使我们活过来,主动赐下拯救,我们完全不可能有份于属天的盼望与产业。
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即是这礼物的必要性。我们为何需要这份礼物?这份礼物有什么价值?这份礼物带来了什么绝无仅有的益处吗?圣经启示的真理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是,这份礼物是我们唯一赖以得拯救的凭据,「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4章12节)是耶稣以自己无瑕的生命,一次献上成全永远的赎罪祭(希伯来书10章12节),也是我们这些原与神为仇的人得以与神和好的途径(罗马书5章10~11节)。
我们得到这份礼物,不是因为我们配得,乃是因为神丰盛的怜悯而无条件给予他拣选的罪人(提多书3章5节);也不是因为我们愿意接受,乃是因为神先使我们重生,好让我们被救主吸引,愿意就近人子(约翰福音6章44节)。我们这些罪愆深重的人,不仅不配得到这份礼物,也无法靠任何努力得到这份礼物,甚至我们原本拒绝、讨厌这份礼物。而得到礼物之人,因着所蒙的厚恩才得以打开眼睛,承认自己过往有眼无珠,在余下的人生以爱慕主为回报,以颂赞神为回应,以全人为奉献。
〈一件礼物〉
1.有一件礼物,你收到没有,
眼睛看不到,你心会知道,
这一件礼物,心门外等候,
是为了你准备别人不能收。
2.亲爱的朋友,你是否了解,
马槽的婴孩是为你而来,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了解,
最好的礼物是人子主耶稣。
(复歌)
生命有限,时光也会走,
如果你不珍惜,机会难留,
礼物虽然好,如果你不要,
你怎么能够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