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

| | | | 轉寄

寒冬中,他的背影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與張先生約在火車站前的麥當勞用印蓋章,完成一些過戶的書面手續後,他很瀟灑的走向對面的國光號車站,搭車回台北去了。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看著他過馬路時的背影,一旁的陳代書緩緩的說:「現在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

張先生,95年底的時候,打來一通電話,說要把一間房子捐給勵馨。一開始,大家抱著是否是詐騙集團的把戲而有所顧慮,於是,一起到他的住處去瞭解情況。

  第一次的見面有點尷尬,畢竟是未謀面的人和陌生的環境,我們存著戒備的心進到了屋子裡。心裡想著是,為什麼他要把房子捐出來?會不會房子還有貸款?是不是房子有什麼問題…一串的疑問在心裡盤旋。張先生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表示,房子是以前在高雄工作時為了方便買的,家裡在台北,將來可能會出國,用不到這間位在高雄的房子了,不如捐給勵馨,讓更多有需要的人使用。

  我心裡很狐疑,儘管自己不使用,租人或賣掉不就得了?

  不是我們抱著懷疑的態度,其實張先生在決定捐房子前,也做了很多求證的動作。他親自到勵馨高雄服務中心來,只為證實勵馨確實有南區辦事處;他也與總會聯絡過,說明房子是要捐給機構的。而且,他對勵馨的服務項目瞭若指掌,捐屋絕對不是意氣用事。

  於是,繁複的過戶程序開始進行,在溝通中對張先生的認識也越來越深。他以前在高雄是英文老師,後來出國進修;是個素食主義者,崇尚自然的生活,在城市裡行動不是騎單車就是步行,來往北高則搭乘巴士或火車。總而言之,僅管他不窮,但也絕不是那種有錢到把房子任意捐出來的富有人家子弟。

  他很急著趕辦手續,原因是他需要儘快回台北找工作。於是,我和代書便與他約在車站前的麥當勞,請他將所需的文件一次蓋完章。

  冬末,猶記得那天的天氣很冷,我們點了熱熱的咖啡來暖手,張先生很快的在所有文件上蓋章。在輕鬆的交談過後,我還是提出了我的疑問:是什麼原因想將房子捐給社福單位呢?他仍舊雲淡風輕的笑著說:「錢夠用就好了,如果房子能提供給你們做更好的用途,比我賣掉還來得有價值。」

  因為要趕車,張先生很快的就離開了。在穿越斑馬線前他對我們揮揮手,背在肩上的大包包更顯得他的瘦。

  為什麼要寫張先生的故事呢,不只是他捐給勵馨一間房子,更因為他改變了我對人的想法。我一直以為,人做好事是有目的的。有的人攀利、有的人圖名。有的人想做好事的前提是:等有錢、有閒以後再來做。但,我卻遇到他這種低調的人,他甚至不要捐款收據,不要感謝狀;依著自己的信念,選擇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方式,以及做一些別人覺得是傻瓜才會做的事。

  張先生回到台北後,先在市立高中找到代課教職。那年年中,決定再回加拿大去,後來在列治文市找到一份正職的工作。他很高興的寫信與我分享這個訊息,他說,他實在是太幸運了,這份工作的月薪及福利都很好,還有兩份退休金,希望未來將多充實學識服務人群,則此生就不虛度了。看了他的信,我真的很為他高興;因了他的順勢而為,因了他不求回報的奉獻,他的幸運,並不是平白獲得的。

  現在,張先生的房子成了勵馨南區的馨房子,陸陸續續的,有獨立生活方案的少女住了進去,有需要庇護的婦女暫時歇身,有未婚懷孕的小媽媽待產,她們在那裡安心的住下來,等著人生的另一個機會能重新開啟。

   而我腦海裡,那個背著大包包揮手離去的背影,依然鮮明。

◎本文與勵馨基金會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