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特别的是,她以「软弱」切入,探讨《启示录》的内容。如前所述,该卷书是写给苦难中的教会,好使他们因此在黝暗中看到盼望的光芒。她说:「《启示录》使我们的盼望满溢,但只有当我们承认自己的软弱,才能拥有盼望,这对我们可说是其难无比。」没错,因为教会也随着世界起舞,以能力、以强者、以成功来界定盼望的源头,并没有在俗世中作一个另类群体,提出不一样的属天盼望源头。但《启示录》却让我们看到:「基督特别是在我们的苦难中掌权。」唐慕华认为,《启示录》呼吁众信徒,发现在我们中间的「软弱恩赐」(the gifts of the weak),因为这种恩赐能激励个人或群体,并深化我们的信仰。
唐慕华在Joy in Our Weakness最后一章,总结了《启示录》的信息重点,可让我们一窥书中全貌:
我们从《启示录》(1) 更深刻体会到神的全权与基督的主权;(2) 更深刻体会到争战的激烈;(3) 重新认识在无法改变的境遇中忍耐有什么意义;(4) 因此,我们知道软弱与苦难的价值在那里:接受苦难,好让自己更倚靠神的充足恩典;(5) 认识到信徒群体与肢体的重要;(6) 当我们学习活出这种「软弱神学」,必须要小心,不要两极化:过于注重抵抗撒旦或是恶者的力量,产生莫须有的愤世嫉俗;或是过于夸大在敌对环境中的忍耐,最后却导致绝望;(7) 最后,「软弱神学」会让我们活出极大的喜乐生命。在最艰苦的患难中,我们还是能因着与全权的主基督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我们的无比大爱,让我们经历真正的喜乐。
唐慕华自己的经历,就是现身说法,是软弱中喜乐的最佳诠释。这位维真神学院的教授,有严重的糖尿病,一只腿已瘸、一只眼睛已瞎、一只耳朵已聋、肾功能只剩下百分之十七、肠子已经丧失蠕动的功能。她的生命,也就是《启示录》精髓的最高体现。也因着她的亲身经历,这本书不是冷冰冰、或是隔靴搔痒的纯论述,而是充满了信仰的情感与赤诚,令读者为之动容。
这本书不随着「对号入座」解释预言的趋势起舞,不随着教会世俗化的潮流起舞,谆谆劝勉信徒群体在任何环境都能体会神的主权、神的喜乐、神的盼望,是今天的教会迫切需要的旷野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