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與生活》

| | | | 轉寄

生命總有傷痛時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生命總有傷痛時》是一本輕薄小書,十一年前即出版,我卻不曾拿起來好好讀過。這次編輯簡體版,才有機會拿起來翻讀。這一讀,讓我回想起兩件事。

兩年多前我重返教會,知道教會裡有個剛信主、剛考上大學的小妹妹,暑假檢查出罹患癌症,聽說她的心情起起伏伏:又想對神有信心,卻又對這個看似拉她一把、實則將她推入深淵的神充滿憤怒。我只見過她一次,她綁著頭巾來到小組,大家在聚會前先圍著她禱告。不久後,遠東福音會的美文姊試錄本書有聲書(今年四月將與簡體版同時出版),我那時候幫忙聽過錄音效果,雖然只聽前言,卻立刻想起那個在痛苦中的女孩。當時想,這本書或許會適合她。

也是那一年的夏天,我第一次踏進樂生療養院,對於所謂痲瘋病知之甚少,所以找了保羅‧班德醫生與楊腓力合著的《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Pain: The Gift Nobody Wants)來讀。這本書的書名頗引人好奇,疼痛既不受歡迎,怎麼會被當成禮物呢?本書由智庫文化出版,後來改版,更名為《疼痛:健康失調的警訊》,微妙的衝突性不見了,一目了然,卻像是沒罩頭紗的新娘,敞著臉蛋,再漂亮還是少了幾分神祕感。


保羅‧班德醫生是痲瘋病學研究的先鋒,楊腓力跟隨他十年,兩人寫成的《疼痛》一書,算是班德醫生的傳記,楊並且稱班德醫生是他信仰路上不可少的屬靈導師。

在《生命總有傷痛時》中,楊腓力說,他也曾經質疑上帝何以在創造美好世界後,多此一舉添上「疼痛」,反倒成了一大敗筆。他說,他是在一個「不尋常的地方」找到問題的答案。那裡的人往往手腳殘缺,鼻塌眼凹;那是個無痛世界 ── 痲瘋病院。痲瘋侵襲患者神經末梢,患肢末端因為感受不到疼痛,常常作出錯誤的判斷,像是太用力扭門把而傷到手指、穿窄版的鞋子而失去所有腳趾、風沙襲來卻不知閉眼……。身體的疼痛細胞沒有辦法及時發出警告,無痛帶來的竟不是無憂無慮啊。

肉身的疼痛或許是保護我們的必要設計,但是那些教人心碎的痛苦呢?突如其來的意外奪走我們的親友、久病蠶食我們所愛的人、難以承荷的痛苦將我們壓傷。痛苦中人一再發出的叩問是:「神真的能夠勝任嗎?祂真的大有能力嗎?祂公平嗎?祂關心我的痛苦嗎?我最需要祂的時候,祂在哪裡?」

如果神能夠坦承:「對不起,我盡力了,但我實在做不來。」對於一個承認自己有限的神,我們還會苛求祂嗎?我們搞不好會反過來安慰祂,因為我們非常能體會「有限」所帶來的挫折感。

但是神不是有限的,所以祂看似有限的表現才更令人生氣吧。約伯記裡大大質疑了神的能力,神沒有給予直接回應,而是帶領約伯觀看祂的一切創造,從宇宙穹蒼、山川大地、百獸活物,到鱷魚的眼睛!換句話說,神回應的是祂治理的原則!祂鋪陳繁星運行有致不曾出軌,我們怎麼以為所承荷的痛苦於祂會是意外?一只蚌殼怎能理解愛因斯坦?楊腓力說,綜觀聖經其他書卷,他認為痛苦的產生應該是時機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而「時機」就牽涉到「盼望」,「盼望」是貫穿聖經全書的主軸。

我不能說這本書完全給予令人心服的解答,但確實是領我謙卑地反思在傷痛中我如何看待自己與神的關係。我驚訝地發現,在痛苦的時候,我們咄咄地吶喊:「神在哪裡?」而祂最痛的時候,卻在十架上呼求:「主啊,赦免他們。」


這本書的最末章,楊腓力以一個動人的故事作結。「瑪莎不想要天使的翅膀,她要的是不會癱往一邊的手臂、不會淌口水的嘴巴、不會垮的肺葉」,瑪莎是一個漸凍人患者。你如何教一個飽受身體衰殘和心靈恐懼的人看見慈愛的上帝和永生的盼望?然而,神做到了!瑪莎最終是帶著神的愛離開的。

楊腓力在一個不尋常的地方,發現疼痛的意義;上帝卻用尋常方式,向受苦中人展現祂的血肉之軀。當我們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勞苦、切望等候,神卻讓我們成為盼望的一部分 ── 基督的身體,這是何等的榮耀!
《生命總有傷痛時》是一本祝福、安慰之書,當我們把它送給受苦朋友,千萬別忘記自己是基督身體的榮耀身分。

「教會成了肉身,住在世人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歡迎參觀作者的部落格:一家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