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與生活》

| | | | 轉寄

不帶口罩的醫生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病房轉來一位鼻咽癌末期的年輕病患阿泉,他的傷口又大又深,可以用血肉模糊來形容,濃稠的痰液不斷從頸部氣切口噴出,陣陣的腐臭味從病房傳出來。我心想:韋醫師(安寧病房主治醫師)又接了一個難照顧的病人,護理人員替這樣的病患換藥,不知要花費多少心思與時間?另一方面,我替阿泉感到慶幸,因為我相信我們的醫療團隊,一定會讓他得到妥善的照顧。

其實我還不敢踏進阿泉的病房,除了病房的味道幾乎令我窒息之外,就是我不知道該對他說甚麼才好。第一次踏進阿泉的病房,是在他住院的第二天,與教會義工一起進去,光是站在病房門口,陣陣惡臭馬上撲鼻而來,我不敢深呼吸,擔心自己會因為這難聞的味道而作噁。我距離阿泉約二大步的距離,八十二歲的義工劉奶奶一下子就坐在阿泉的病床旁邊。

我保持微笑問候他,大略介紹自己的身分,並說明教會義工想為他唱詩歌與祝福,阿泉點頭表示接受。我們唱了詩歌《主是我力量》,劉奶奶簡短說了幾句鼓勵的話,我心想:「希望等一會劉奶奶不要請我為他禱告。」結果還是被點名為阿泉禱告。

我硬著頭皮走到阿泉身邊,此時,心中突然有一股惻隱之心,我的手搭在阿泉肩上,開口為他禱告,求上帝賜阿泉勇敢的心面對困難,賜下平安讓他心裡無所懼怕,賜韋醫師智慧,使阿泉的病情能得著改善,減輕他的疼痛。

說來奇妙,在為阿泉禱告的同時,那股令我作噁的味道似乎消失了,也許因為我的焦點不再是味道,而是看到一個人的生命價值。我想起掛在護理站左側的一幅聖經字畫:「不可按著外貌待人。」雖然阿泉的傷口與味道讓人與他產生距離,但這並不是他願意的,他理應得著該有的尊重與生活品質。

一天下午,我看到韋醫師花了許多時間,親自為阿泉去除腐肉、清理傷口、換藥、包紮,每位護士都帶著口罩,阿泉的哥哥也帶著二層口罩,惟獨韋醫師沒有帶,如此近距離靠近阿泉,韋醫師怎麼能忍受?

我好奇地問韋醫師:「換藥由護士換就好了,為什麼還要你親出馬呢?而且又沒有戴口罩?」

韋醫師說:「我要帶頭做,他們就會跟著做。不帶口罩,是表示對病人的尊重。聖經上說:『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

韋醫師是一個很好的領導者,難怪7C的護士流動率很低,資歷十年以上的人不在少數,大家對他可是心服口服。

每次韋醫師都親自為阿泉換藥,而且包紮得很漂亮,阿泉總是拿著鏡子不斷照自己,很滿意韋醫師的處理。經過韋醫師細心的照顧,病房裡的味道至少減少了百分之七十。不但如此,韋醫師還親自替阿泉刮鬍子、剃頭髮、甚至拔下鬆脫的牙齒,幫助阿泉活出身為人的尊嚴。

身為基督徒的韋醫師,在他專業、嚴肅的白袍下,充滿謙卑、仁慈、熾熱的心,「視病猶親」不是一個口號,而是落實在每一天的查房中。

四天後,在颱風天裡阿泉走了。這四天,在阿泉以及照顧他的哥哥心裡,是放心的、是有尊嚴的、是感恩的。

本文與路加傳道會網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