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與生活》

| | | | 轉寄

雨林咖啡--一位基督徒的公平貿易實踐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最近收到一位不曾謀面的朋友的email,心裡有莫名的振奮。來信說:「咖啡已寄出,希望你會喜歡」,隔天,包裹便已寄到。打開包裝,濃郁的咖啡香撲鼻而來,還附贈兩條肉桂,更驚喜的是裡頭附了一張精緻的手工卡片,上面有印尼當地工作團隊成員的親筆簽名,說希望這樣的產銷計畫,能夠幫助台灣與印尼的相互瞭解。

好幾個月前,朋友轉寄來一位基督徒朋友的工作計畫,吳子鈺先生在印尼海嘯發生後初次到印尼亞齊省擔任義工,有了讓台灣和蘇門答臘兩地的社會運動工作者,能更深刻地「看見彼此」的想法。經過幾年的思索與計畫,子鈺開展了一個透過公平貿易,將「第三世界農民關懷」和「雨林保育」連結起來的發想。

許多關注著第三世界發展的朋友們,都有愛喝咖啡,卻又不得不被第三世界議題給困擾的矛盾。近年來,公平貿易的概念逐漸被重視,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更公平的消費倫理。咖啡一直以來背負著西方殖民國家剝削第三世界的污名,但近年來,卻也成為公平貿易的實踐重點。譬如樂施會(Oxfam)前陣子成功地要求星巴客還給非洲咖啡農為自己的產品命名的權利,這是公平貿易運動的一大勝利。然而,公平貿易咖啡的產銷機制,大多仍是存在西方世界。而如子鈺的說明信裡所說,在台灣所銷售的公平貿易咖啡,也大多是購於西方。子鈺寫道:「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直接地到產地的農村去開始第一線的經營。」

「雨林咖啡」的計畫就這樣一點一滴地運作起來。子鈺透過email,詳盡地跟預購者(也是計畫支持者)解釋整個咖啡的製作過程,以及資金的運用方式。他們在印尼當地組織一個團隊,預備進入產地長期駐點,並整理、成立雨林相關資料庫的建制。而實際的操作方式,則包括了實地的田野拜訪,了解栽培方式與當地的土壤狀況,進一步與農民討論未來的合作模式,並同時去瞭解當地咖啡貿易的產銷過程。另外,他們也準備與當地大學合作,預定提供獎學金給的生物系及森林系的學生完成論文,也提供教授研究資金。

子鈺在信裡提到,在這個過程中所遇到的身心煎熬,以及憑藉著上帝的扶持得以一路走來的心情。當然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基督徒工作者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親身進入需要幫助的鄰國,透過縝密的計畫,發展出一套長期的工作模式。聖經裡說:「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這個行動或許現在是個涓涓細流,當它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參與,便能匯流成滔滔的公義之河,得以滋潤、灌溉失衡而貧弱的環境與生命。

■ 更多詳情請上合樸農學市集網頁
http://www.hopemarket.com.tw/
■ 歡迎參觀【小醫師筆記】
http://www.fhl.net/main/doctor/old.html